欢迎访问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网站!
幽门螺杆菌感染必致癌?全家筛查有必要吗?8 大认知误区与科学防治指南
作者:陈小爽来源:消化病联合微创一病区发布时间:2025-04-25 15:49:53浏览:103

我国幽门螺杆菌(Hp)感染人群超 7 亿,作为全球感染率最高的慢性致病菌之一,它与胃炎、胃癌关联紧密。但公众对它的认知存在诸多误区,下面结合最新临床指南为大家破除 8 大常见误区,助力科学防治。

误区一:感染 Hp 一定会得胃癌

许多人感染 Hp 后就担心患癌,其实 Hp 虽为胃癌重要风险因素,但从感染到癌变需数十年,受多种因素影响,最终癌变率不足 1%。感染者应通过胃镜评估胃黏膜状态,萎缩性胃炎、肠化生患者建议每年复查胃镜。

误区二:没有症状就不必治疗

70% 的 Hp 感染者无症状,但 100% 存在胃黏膜损伤,同样面临胃溃疡、消化不良等风险。所有成年感染者(除非有禁忌证)以及胃癌家族史、长期服阿司匹林等高危人群都应治疗。

误区三:根除治疗容易复发,白费功夫

规范治疗后 Hp 年再感染率仅 1.5%-5%,多数 “复发” 是首次治疗失败。首次治疗失败后,可通过药敏检测调整方案,多数能成功根除。

误区四:儿童感染必须立即治疗

14 岁以下儿童免疫系统未成熟,治疗后再感染风险高,还可能影响肠道菌群。除非有严重并发症,一般建议 14 岁后再评估治疗,期间注意饮食卫生。

误区五:查抗体阳性就是现症感染

血清抗体检测仅提示曾感染,不能区分是否已根除。确诊现症感染需 13C/14C 呼气试验或粪便抗原检测。

误区六:大蒜 / 益生菌可替代药物治疗

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食物或保健品能根除 Hp。大蒜素抑菌浓度不够,益生菌只能辅助缓解药物副作用。科学治疗方案是铋剂四联疗法(PPI + 铋剂 + 2 种抗生素),14 天疗程根除率超 90%。

误区七:一人感染必须全家筛查

Hp 主要经口口 / 粪口传播,成人间传播率低,儿童是重点防护对象。感染者的配偶、子女建议检测,老人、免疫缺陷者需重点防护。

误区八:根除治疗伤肝伤肾

规范用药下,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足 5%,短期用铋剂(14 天)不会导致重金属蓄积。治疗前后检查肝肾功能,医生会选肝肾毒性低的抗生素,如阿莫西林。

科学防治三步走

1. 精准检测

首推 13C 呼气试验,无创、准确,适用于孕妇、儿童。治疗失败者建议胃镜检查同步取活检培养 + 药敏检测。

2. 个性化治疗

初治用经典铋剂四联疗法。耐药患者根据药敏结果选含呋喃唑酮 / 四环素方案。

3. 家庭防护

感染者专用碗筷,每周蒸汽消毒。避免口对口喂食,使用公筷公勺。

幽门螺杆菌感染常见,只要正确认识、避免误区、科学防治,就能降低感染风险,保护胃部健康。如有疑问,欢迎咨询我院消化病联合微创一病区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