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见过这样的场景
有人突然身体僵直、双眼上翻
紧接着四肢不受控制地抽搐
这可不是“鬼神附体”
而是大脑突发“故障”后
发出的求救信号
医学上称为癫痫发作
也就是民间常说的“羊癫疯”
每次有人癫痫发作
就会立刻有人围上来
掐人中、塞毛巾……
这些方法真的正确吗?
很多人在抢救中的不当行为不仅不能起到作用,反而出于好心“帮倒忙”,给患者造成很大伤害。
以下总结了癫痫抢救中五种错误的抢救姿势,希望我们正确施救。
当身边有人癫痫发作
这几个动作不要做
1.使劲掐人中:无论是学过医的还是普通人,遇到癫痫患者上来都是有意识地掐人中。
对于癫痫患者来说,掐人中不仅无法终止抽搐,还可能造成患者皮肤和软组织损伤。
2.塞毛巾防咬舌:为了防止癫痫患者咬伤自己的舌头,抢救者总是千方百计撬开牙齿,放入毛巾等。
患者极少会咬断舌头,强行塞物品(如筷子、毛巾)反而可能,甚至引发窒息。
3.发作时按住胳膊:癫痫患者发作时,周围施救的人员总会选择按住患者的肢体,不让其运动,防止其撞到周围的物体。
试图束缚患者抽搐的肢体,可能造成关节脱臼、骨折等情况发生。
4.发作时人工呼吸:抽搐时进行人工呼吸,此时气流无法进入肺部,徒劳无功。
5.马上喂药、喂水:发作时患者牙关紧闭、吞咽功能失调,强行喂灌极易导致误吸和窒息。
这些方式都是错误且危险的行为,遇到这种情况,恐慌和错误的救助比疾病本身更可怕。
大部分患者癫痫发作时
会在1-2分钟内自行停止
需要做的不是中止抽搐
而是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
采取以下保护性措施
陪伴他“度过”这次发作
1.确保安全环境:移开患者身边尖锐物体,防止划伤。在患者头颈部下方垫软枕,避免头部受伤。
2.保持呼吸通畅:将患者身体放平,头偏向一侧或侧卧,这样有助于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自然流出,防止窒息,还可以松解患者衣领及裤带。
3.陪伴与记录:仔细记录发作的持续时间、过程及具体表现,如有条件,可用手机录制发作过程视频,这能为医生诊断提供极有价值的信息。
4.等待发作结束:发作<5分钟,安静在旁陪伴,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,等待自行停止。若发作>5分钟,请及时拨打120寻求帮助。
发作停止后,患者可能感到疲倦、头痛或意识模糊,应让其安静休息并给予安慰。直至患者意识完全清醒,再向其解释发生的情况。
简而言之,就是给他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,等他抽完,而不是强行按住他制止抽搐。
要不要拨打急救电话?
并非所有发作都需要立即送医,但若遇到以下情况,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紧急就医:
1.患者是第一次发作。
2.持续发作时间超过5分钟,或者短时间内反复发作。
3.发作后一直昏迷不醒。
4.发作过程中受伤。
5.发作后仍有面色青紫、呼吸困难等情况。
6.患者是孕妇、糖尿病患者或心脏病患者。
温馨提示:癫痫患者可随身携带有姓名、住址、联系电话及病史及用药史的个人资料,以备发作时周围人群可以及时联系与处理。
简单来说,癫痫患者只是大脑神经细胞突然异常“放电”,就会引发这种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,导致动作、感觉甚至意识突然陷入失控状态。这种异常放电会突然发生,也会突然中止。
癫痫不是“中邪”,不传染,也非不治之症,它只是大脑神经系统的一种慢性疾病,只要及时诊断、科学治疗、避免诱发因素,多数患者都能正常生活学习。
记住这些急救要点,下次若偶遇这种情况,便能沉着应对。用科学的方法给予他人最关键的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