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网站!
糖友动起来!这样运动,既护血管又稳血糖,越动越精神~
作者: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来源: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布时间:2025-09-08 08:13:16浏览:236

随着人口老龄化,

糖尿病成了不少老年人的“老冤家”。

它不仅会拉低生活质量,

还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⚠️

但你知道吗?

不用跑跳、不用出汗太多的低强度运动,

就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“健康帮手”?

——它能稳血糖、护心脏、强筋骨,

还能缓解压力,

是简单又安全的健康管理办法。

 

01

什么是低强度运动?

低强度运动,简单说就是运动时心率控制在自己“最大心率的50%-60%”(例如60 岁老人,最大心率约160次/分钟,低强度运动时心率应在80-96次/分钟),不会让人喘得厉害?‍?。

 

像日常的散步?、打太极?、练温和瑜伽?、慢速游泳?或骑行?,都属于低强度运动。

和高强度运动比,它消耗少、不费力,能避免血糖忽高忽低,就算体力偏弱的老人也能轻松完成✅。 

 

 

02

低强度运动,对老年糖友有哪些好处?

1.稳住血糖?

运动时肌肉会消耗葡萄糖,低强度运动能慢慢帮身体用掉多余血糖,避免血糖大起大落;还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,让身体对胰岛素“更敏感”,帮助控制血糖。

2.保护血管❤️

常做低强度运动,能增强心脏功能、改善血液循环,还能降血压、调血脂,减少心梗、脑梗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,让心脏更有劲儿?。

3.控制体重?

它能帮老慢慢减掉多余体重,尤其是肚子里的内脏脂肪。体重降下来了,胰岛素敏感性会更好,血糖也更容易控制,甚至有些糖尿病前期的老人,还能恢复正常血糖?。 

4. 强筋健骨?

低强度运动能锻炼肌肉、增加骨密度,还能改善平衡感和协调性,减少老人跌倒、骨折的风险,日常走路、做家务也更有力气,不用总担心“站不稳”。 

5.舒缓心情?

运动时身体会释放“快乐激素”,能缓解焦虑、抑郁情绪,让老人更有精神。心情好了,对长期管理糖尿病也更有信心,不会觉得控糖是“麻烦事”。  

 

 

03

怎么科学做低强度运动?

1.定个简单计划?️

每周至少动5天,每次30分钟就行。比如每天晚饭后散步20-30分钟,或者隔天打一次太极,不用追求“量”,规律更重要。 

2.运动前后测血糖?

运动前测血糖,避免血糖太低时运动;运动后再测一次,看看血糖变化,确保在安全范围(一般建议运动前血糖不低于4.4mmol/L),别让运动“帮倒忙”。  

3.按自己的情况调整⚙️

体力好的老人,可稍微加快散步速度;体力弱或有其他病(比如关节炎)的,就选坐着能做的温和瑜伽、太极,最好先跟医生沟通,定制适合自己的方案。  

4. 安全第一!?

穿宽松的运动服和防滑鞋?,别在太热、太冷或太饱的时候运动。如果运动中出现头晕、心慌、出冷汗,赶紧停下来休息,必要时找医生,别硬撑。   

 

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,低强度运动不是“额外任务”,而是控糖、护健康的“好办法”。不用追求高强度,只要科学安排、长期坚持,不仅能稳住血糖,还能让心脏更强、筋骨更健、心情更好,真正提高晚年生活质量,让老年生活更有滋味?!